小鲜肉

这里转发马未都先生的两篇博客,喜欢马先生的文字,很有趣味,在这里推荐给大家。

一、小鲜肉

我第一次听见“小鲜肉”这个新名词时,错以为是说那些露胳膊露腿乃至露乳的年轻女孩儿呢,可谁知这词性不阴不阳的新词是指年轻俊美的男孩子,这太让我惊叹今天网络的创新力了。我们天天念叨创新,可谁也没有网民能创新。小鲜肉,不只是鲜肉的粉嫩,关键还  突出了“小”,让老词“细皮嫩肉”一下子就黯然失色。

小鲜肉构成了今天的某种审美取向,还构成了粉丝经济,所以小鲜肉们特别受宠,走到哪儿都让人惊呼,无论正面负面都是头条。今天的日子过得太好,尤其年轻一代没有体会过物资缺乏的日子,不知何为贫穷,只知何为富有,让光鲜亮丽的小鲜肉们替这一代人粉墨登场,让自己看见自己的灵魂偶像,以为幸福以为欢乐。

历史上并不乏“小鲜肉”。《红楼梦》中曹雪芹没少描写,薛蟠动了龙阳之兴,结交契弟,这些契弟多半生得“妩媚风流”,连贾宝玉见时“也不免缱绻羡爱”;贾宝玉虽说过“女儿是水做的,男人是泥做的”这样的混话,但也不妨他喜欢男孩子,喜欢今天说的“小鲜肉”。这还算文雅的。中国古代富足时代或富足人家,常常流行娈童,南北朝时期尤甚,梁简文帝还写过《娈童》诗,极尽艳丽。明朝的张岱,清代的李渔、纪昀等文化大家都对娈童有过精确描述。

今天的“小鲜肉”理应比历史上的健康向上,社会上因经济诉求把小鲜肉们推至舞台,让粉丝们狂欢。只是小鲜肉们应该知道自重,应该明白鲜肉也能放成腐肉的道理,人生就是这样,鲜与腐多数时候只有一步之遥。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054769e0102v1z1.html

 

二、狗,下乡小记

过去乡下的狗算家里一口人,同吃同住,只不过吃剩的,睡地下,没有今天受宠的待遇。今天的宠物犬单吃单住,甚至还去美容,是真真正正的宠物。狗有一个优点,忠诚,不嫌家贫,主人多穷都会跟着一起生活,都会向主人摇尾巴,向生人吠叫。

我下乡那会儿城里没有人养狗,所谓六不养。六不养具体指什么都记不清了,反正都是家禽家畜。那时城里是城里,乡下是乡下,不像今天城里人家里备不住养个香猪,乡下也有洗头房。

刚下乡时大部分知青都怕狗,尤其女知青见狗都绕着走,有的男知青就利用这个折磨女知青,谁知农村多数的家狗都是放养,见生人吠几次就开始摇尾乞食了,女知青为讨好它们也常常扔点吃的给狗们,日久生情,有的狗见女知青就上前乞食,多半还真能获得点食物。有的女知青回趟城里,回来时不忘带一兜子剩骨头给狗,狗就越发对女知青好,后来就进一步出事了。

饱暖思淫欲。有些半大不大的狗喜欢抱着人腿做猥亵动作,一般做起来还没完没了,男知青都懂,可那时女知青个个白纸一张,真的不懂这狗是什么意思,甚至还以为是狗吃了她的食物而感谢她呢!

一次在食堂前的空地上,狗又开始与一位女知青做流氓动作,谁知这位女知青还大呼小叫地当众炫耀说,看,花花跟我多好!引得男知青哄然。那之后许久,“看,花花跟我多好”成为了我们村知青中的流行语,好长一段日子让枯燥的生活平添快乐。

身体健康生活空虚的年代,思想一定是不健康的。现在想来,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可能都有思想不健康的日子,都是日后的参照。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054769e0102v0z6.html

分享按钮